作者:余飞天宇优配
01
厦门房价,卷疯了
关于厦门,我写过很多。
这一次之所以继续写,是因为看到当地媒体报道了几个小区价格大幅跳水的消息。
一个是位于海沧区的马銮湾1号,2019年6月份最高价格卖到了3.75万元/平方米,而最新的一套成交价跌至2万元。
另一个是位于集美区的融侨观澜,拿地楼面价25428元/㎡,2019年均价维持在3.5万/㎡,最新的最低成交价为18917元/平方米。
还有一个是位于翔安区的首开领翔上郡,早年首次开盘时的均价1.5万,2018年的开盘价是2.4万,最新的成交单价是1.3万。
此外,位于同板块的首开领翔国际,2014年开盘时1.2万,最高时2.5万,最新成交价11997元/平方米,十多年的波动,最终回到了原点。
如果你以为这是个案,那就大错特错。
无论是官方统计局,还是民间机构,数据都在显示,这座城市的房价仍在疯卷之中。
诸葛找房追踪的数据显示:
目前厦门的二手房挂牌房源中降价房源占比近乎100%。
贝壳找房追踪的数据显示:
厦门二手房价格已经跌破3万元大关,6月份的成交均价为2.92万元/平方米。
来源:贝壳找房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:
6月份,厦门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.5%,同比下跌2.5%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.6%,同比下跌6.8%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国家统计局
02
厦门房价调整的逻辑
厦门房价调整的逻辑并不复杂,就是太高了。用我经常说的一个词形容,就是“德不配位”。
厦门虽然头顶副省级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头衔,但论经济实力、财政实力和人口规模,都非常普通。
在产业上与苏州、南京、合肥等城市根本没法比,尤其是与苏州相比,产业与经济实力相差几个量级。
但在楼市大牛期间,疯狂的炒作资金涌入,让这座城市的房价水涨船高。
鼎盛时期的厦门,房价收入比接近40。也即当初一个拿着厦门平均收入的人,想要在厦门买一套平均面积的房子,需要不吃不喝四十年才能够。
然而,厦门拿什么支撑起这么高的房价?
之前我对比过厦门与深圳这两座城市。
上一轮牛市中深圳房价率先启动,并从2015年年初的3万多成交价涨到了2021年年初的8万多成交价,挂牌价甚至冲破了9万,背后是两股势力推动。
一个不断涌入的人口带来的硬性需求,另一个是经济、产业、金融、科创等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之下引起全国热钱加注深圳,也即炒作。
厦门的房价上一轮上涨也是这两个因素,但侧重点不同。深圳的房价上涨,刚需与炒作四六分成,厦门则是二八分成,也即炒作是其房价的绝对支撑力量。
现如今天宇优配,即便拥有强大人口基础、强大产业支撑,叠加供需矛盾仍激烈的深圳,房价已经跌至6万关口。
厦门焉能不持续下跌!
厦门本就不够强的产业,在高房价引发的挤出效应之下,正面临着空心化的走势。
厦门的产业空心化外在表现最大的特征,就是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滑,第三产业(广义服务业)占比不断攀升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厦门市统计局
根 据厦门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,2000年厦门三产占比分别是4.2%、52.7%、43.1%。当年厦门经济的一半以上都是工业提供的。
到2010年,厦门的三产占比分别是1.1 %、 50%、48.9%,这时候,第二产业已经提供了厦门一半的GDP。
再看还没有出现疫情影响的2019年,三产占比分别是0.4%、41.6%、58%。第二产业占比较2010年下降了8.4个百分点,同时第三产业(广义服务业)占比则提升了9.1个百分点。
2024年厦门的第二产业占比下降至36.6%,而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63%。
如此说,并不是说服务业不重要。工业的尽头是服务业,但服务业的根本是工业。对于工业立市的城市来说,一定不能忘本。
从数据来看,厦门这几年本就不够强的工业,下滑较为明显。2022年厦门规上工业总产值8313.3亿元,2023年降至7726.8亿元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厦门市统计局
中国工业第一城,去年深圳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冲破了5万亿,高达5.4万亿。苏州达到4.7万亿,上海逼近4万亿。
制图 :城市财经;数据:各城市统计局
再看千亿产业。
2021年,厦门的千亿产业只有1个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总产值为3042.73亿元。
2023年千亿产业增加至两个,但当家产业计算机产业总产值跌幅明显,2023年跌至2167亿元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厦门市统计局
对比其他主要城市的千亿产业,厦门值得深思。
深圳拥有8个千亿产业,其中一个两万亿产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深圳市统计局
苏州拥有11个千亿产业,其中1个为万亿产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苏州市统计局
东莞,5个千亿产业,其中一个万亿产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东莞市统计局
无锡 拥有9个千亿产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无锡市统计局
广州拥有6个千亿产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广州市统计局
佛山8个千亿产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佛山统计局
武汉有4个营收过千亿的产业天宇优配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武汉市统计局
杭州有6个千亿产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杭州市统计局
成都拥有四个千亿产业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成都市2024年统计年鉴
再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。
2024年厦门市14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,7个在下跌,占比达到一半。
来源:厦门市统计局
液晶显示屏虽然去年有所增长,但相较于高点,已经腰斩不止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厦门市统计局
手机产量更是脚踝斩,去年产量228.74万台,高点时期3592.45万台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厦门市统计局
数码相机产量同样脚踝斩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厦门市统计局
厦门靠什么来支撑?
再看人口。
尽管厦门的人口到目前仍保有增量,但已经接近负增长的临界点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厦门市统计局
所以,厦门的房价调整,属于意料之中,情理之中。
03
调整仍将继续
这几年厦门救市动作不断,去年全面放开了岛内和岛外的限购。
今年上半年,也出台了两个措施。
一个是房票覆盖全市。
4月份,厦门发布了 《关于进一步优化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补偿安置政策的通知》。
一方面,房票可购买的房源涵盖全市各区房源,被征收人自主选择购买房源库内的新房、竞配建房、安置房,也可购买二手房。
另一方面, 房票用途更加多元化,类型除住宅、店面、办公、车位,还可购买通用厂房。被征收人可购买一套或多套房源,在满足户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前提下,可购买非住宅,还可以将房票转让。
在目前推出房票措施的100多个城市中,厦门的房票用途和房源覆盖可谓最大,尤其是可购买二手房和房票可以转让的制度,更是开了先河。
此外,购买新房、竞配建房可享受购房奖励:房票核发之日起6个月内购房奖励5%,第7-12个月内购房奖励2%。此外,部分楼盘还可享开发商专属折扣。
另一个是抢人。
5月末,厦门发布《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优化落户条件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对岛内岛外落户现状,进行了大松绑。
来源:厦门市公安局
这份文件相比之前,变化之处如下:
第一,不再强调学历,不再强调住房。
2022年厦门市出台的《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》,即便是岛外落户也有学历要求。
当时的文件要求落户岛外四区(集美、海沧、同安、翔安),要么拥有学历,要么拥有住房。
2022年的要求是,全日制大专生,且距离法定退休时间超过10年,拥有稳定就业,可以落户岛外。非全日制本科生,且距离法定退休时间超过10年,拥有稳定就业,可以落户岛外。2015年6月份之后的技工院校毕业生,拥有稳定就业,可以落户岛外。
此外,在岛外四区有房或者直系亲属有房,可以落户岛外。
而最新的征求意见稿,对于学历和住房,没有做任何要求。
第二,社保年限大幅下调。
岛外四区的落户要求是,有稳定就业,居住满半年,社保满半年。
居住满半年,恰好是区分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指标。一个城市统计常住人口时,就是看居民是否居住满半年。
这意味着,现在的厦门岛外,拥有稳定就业、半年社保的常住人口,即可落户。
岛内(思明、湖里)社保年限也同步大幅下调。
之前岛内的落户社保年限是五年,现在直接压缩至两年。
在岛内居住满两年,缴纳两年社保,拥有稳定就业,即可落户岛内。
同样没有学历和住房的要求。
整体来看,厦门无论岛内还是岛外的落户门槛,都大幅下调了,这一调整相比于过往,堪称王炸。
从数据来看,两个大招对于厦门房价的走势,没有产生任何涟漪。
以更能真实反映市场价格变化的二手房价格来看,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:
二季度的跌幅比一季度还大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国家统计局
本号对于包括厦门在内的众多热点城市的房价走势,依旧不变:
继续调整是唯一选项。
连续三年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救市,产生不了作用,而且效果越来越短。根本原因在于,对房价下跌的根本因素,没有产生任何作用。
本号之前多次强调过,房价与收入、预期之间,要寻找一种新的平衡,只有出现了新的平衡点,房价才会止跌。
而无论是放开限购、放开落户,还是降低首付等其他措施,都做不到这一点。
要快速实现平衡,一方面要不断缩小房价与收入之间的差距,要么提升民众的收入,要么不断降低房价。另一方面,恢复信心。
无论是缩小房价收入比,还是恢复信心,都得基于经济回暖、就业回暖。
原创不易,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,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、点个赞。欢迎分享出去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转载、广告投放、加读者群,加微信:593594349(备注来意,否则不通过)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