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宫斗大戏财富配资,日前新番连更。
特朗普在“真实社交”平台分享了一段45秒的AI生成视频——在椭圆形办公室中,奥巴马被逮捕,特朗普大笑旁观;随后场景切换到监狱,奥巴马身着囚服、手抓铁栏;视频配乐则为特朗普经典竞选曲目《YMCA》。
犹嫌不足,特朗普还刻意引用奥巴马2014年针对警察暴力事件的公开讲话,阴阳“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”。如此直白的攻击,让“什么没见过”的美媒也惊呼:这不是隔空喊话,是对奥巴马“赤裸裸的政治复仇”。
(一)
这场复仇大戏,源起于奥巴马团队曾经刺向特朗普的那刀——“通俄门”。
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·加巴德,近日向司法部提交了一份124页的刑事举报材料,指控奥巴马及其核心团队在2016年大选期间操纵情报、伪造特朗普与俄罗斯勾结的证据,意图颠覆特朗普的合法胜选结果。
这位加巴德本是民主党出身,转投特朗普麾下,被MAGA群体奉为“揭开黑幕的女战士”。据她揭秘,2016年12月,17个美国情报机构一致认定:俄罗斯的网络攻势“未造成美国选举计票被篡改”,但在奥巴马白宫密会后,被改成了“俄罗斯干扰选举、破坏美国民主”等新口径。等到2017年,新版“通俄门”报告中,不仅删了关键结论,还开始引用由希拉里阵营资助、后来被认为是“黑材料”的“斯蒂尔档案”。
时任美国总统操纵情报、伪造证据、发动“政变”……剧情可谓相当惊悚。目前,上述文件已移交美司法部,正式启动刑事调查。
这旧账翻的,烈度拉满,直指奥巴马的个人声誉、政治遗产,乃至民主党的前景。面对致命攻击,奥巴马也发布了言辞犀利的声明直言,“这些荒谬的指控荒谬至极,也只是转移视线的拙劣尝试”,充满了忍无可忍的味道。
(二)
“转移矛盾”的指责财富配资,恐怕也非虚言。
7月20日,正好是特朗普“二进宫”半年之期。盘点这半年,尽管特朗普在世界人民面前刷足了存在感,但执政成果似乎乏善可陈。
声称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、平息加沙冲突,直到现在也并无所成;想借“政府效率部”祛除沉疴,却与“大将”马斯克闹得水火不容。关税大战轰轰烈烈,嘴上“赢了又赢”,实际踢到铁板,美国企业与民众一直在买单。数据显示,美国6月通胀超预期,尽管特朗普声称,靠关税上个月“赚了250亿美元”,但美国网友直接吐槽:这250亿美元,不就是我们付的?
最新民调显示,目前特朗普在几乎所有议题上的支持率均跌破50%。如果说上述种种,还能通过强大的“赢学”攻势化解,那么最近的爱泼斯坦案风波,可以说是“燃眉之急”。
特朗普在上台之前就声称要公布爱泼斯坦案名单,结果如今再度提及,却变成了“强烈否认”“并不存在”。眼下,不只马斯克紧咬此事不放,支持者群体中也颇有异议。
麻烦缠身,围魏救赵。在甩出对奥巴马的攻击之后,特朗普的支持者,重新陷入欢呼。看起来,金蝉脱壳这招,似乎又奏效了。
(三)
清算前任,已成为美国宫斗的核心剧情。
特朗普结束首次总统任期后面对司法围剿,除了“通俄门”之外,民主党还祭出“封口费案”“机密文件案”“国会山案”步步紧逼。
如今轮到复仇时刻,又是形势所需,特朗普除了直击奥巴马,还放言希拉里、拜登统统参与了这桩“铁证如山”的世纪大罪。
从前,特朗普吐槽奥巴马“史上最差”,奥巴马则反击特朗普是“一个自封的国王、伪独裁者”。如今,口水仗眼看升级成司法诉讼,谁能笑到最后真不好说,但美国内部的进一步分裂对立是一定的。
(四)
有美国作家指出,无论是在新闻报道中、政府内部,还是在家庭聚会时,都充斥着“政治极化”,这已成为美国全国性讨论的显著特征。
特朗普的行事风格,更让很多曾潜藏在棋局下的暗流涌动摆上台面。无论移民、性别,还是关税,内政外交的任何议题,似乎都可成为党争的工具。
“政治持续极化与混乱正侵蚀美国民主制度的根基。”放眼今日之美国,政治极化更加凸显,经济失衡越发严重,社会撕裂日益加剧,不同阶层、不同种族、不同党派间纷争不休。
而美国政治的日益极化,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外溢效应。具体表现就是,超乎限度地强调美国优先,任性践踏国际规则,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。
当一个国家无法给出清晰、稳定的战略,剩下的似乎便只能是暗淡命运:因内部分歧而无法规划自身政策,因反复无常而无法被信任。
有人说,美国宫斗,真正高兴的只有“纸牌屋”的编剧们,毕竟现实故事远比他们大开脑洞攒出的情节更炸裂。但对已从山巅跌落的美国而言,这场大戏,越唱越悲哀。
撰文:杜梨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