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九江日报点石策略
文化味升腾烟火气 运动场邂逅旅游地
九江“暑期档”蝶变文体旅融合“黄金季”
本报记者 沈明杰
热浪翻涌的夏日,九江的山水间升腾着别样“热气”。庐山景区接待游客总量突破百万,庐山西海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超110%,7月上旬全市入园闸机客流247.55万人次,同比增长47.34%;“赣超”第三轮九江队主场对阵景德镇队“0元购票”活动持续火爆,门票瞬间被“秒光”……数据背后,一场以文体旅深度融合为引擎的暑期消费热潮,正在九江全域蓬勃展开。
引客入浔释放消费动能点石策略
“毕业旅行选庐山,门票全免!”大学毕业生刘子轶暑期出游将第一站选在庐山。这份诚意满满的“政策礼包”,正成为引客金钥匙。
面对暑期消费黄金窗口,九江各地同时发力:庐山创新推出“八省半价票”“交通搭子半价票”及“毕业生免票”三大优惠活动,精准对接不同客源;庐山西海针对应届中、高考生及大学毕业生推出水世界水上项目5折体验、免费体验柘林老镇国粹变脸·辣味江湖等精彩活动,抢抓暑期旅游旺季;石钟山景区对儿童实行门票船票“双免”福利。
精准引客的背后,是更用心的城市邀约。“我的朋友圈常刷到九江。”游客张女士笑称被“种草”。
在武汉,文旅部门开展专场推介活动、发放高铁红包券、发动网络达人传播,“武汉-九江双城CP”话题迅速升温;在南昌,10辆公交车身和地铁灯箱广告覆盖交通枢纽;“悠然庐山 诗画九江”号冠名高铁穿梭于上海、合肥、福州、厦门、泉州、杭州等城市。新媒体阵地同样火热,“跟着课本游九江”话题全网曝光量破3000万,“跟着课本游九江 滴滴一下就出发”“空姐带你游九江”等主题宣推引发广泛关注。
服务温度让流量变“留量”。热门景区增设“文化旅游执法服务岗”和“志愿服务队”点石策略,建立旅游投诉“先行赔付”机制。庐山市升级“一机游庐山”小程序,上线AI智能客服,集成全链条服务功能;庐山西海打造智慧旅游一体化管控平台,引入AI机器人、导览器、机器狗,在全区布局智能充电桩,为游客提供最大便利。
赛事活动激活多元消费
文体展演同样绽放吸引力。入夜的浔阳楼前,《琵琶行》实景演出座无虚席;情景剧《课本里的九江》在中心城区开演后再转至庐山巡演;“山水之城 音乐之夜”明星演唱会点燃夏夜;庐山“牯岭1886·奇妙故事夜”、浔阳江景区“琵琶亭民乐展演”让游客沉浸于地方文化魅力。据了解,全市535场文化活动排满暑期档,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。
体育赛事则成为“流量变现”的高效通路。武宁举办持续63天的系列网球赛,面向选手及家属发放旅游消费券;“庐山杯”击剑公开赛吸引3500余人参与。全民健身活动同样火热:九江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节涵盖健步行、趣味运动会等项目,降低参与门槛,激发大众消费热情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“赛事+”的融合创新模式。赣超第一阶段四场主场赛事分别嵌入不同主题,首场主打“跟着赣超游九江”文旅活动,后续场次融合商贸促销与农产品展销,实现赣超球票一城通,将足球赛事和区域文化相结合,在赣超赛事中融入九江本地特色文化元素,打造独特的赛事文化氛围;同步推出“球票+景区”联票优惠政策,联动本地酒店、餐饮企业提供球迷专享套餐,吸引周边城市球迷群体形成消费集群,打造“观赛+旅游”消费闭环。
业态创新拓展消费空间
夜经济点亮新“夜”态。庐山如琴湖畔沉浸式夜游,岩时书屋、熏野酒吧吸引年轻人打卡。“过去天黑就回房,现在玩到凌晨。”北京游客肖先生的相机存满了夜景美图。
庐山西海推出“暮光集市”、柘林老镇非遗奇遇夜游项目;城区延长重点商圈、特色街区营业时间,开设夜市、后备厢集市、露天电影、音乐节。联盛快乐城夜经济带动客流量同比增长23.6%,印证了夜间消费的巨大潜力。
特色主题线路与融合产品层出不穷。九江精选45个玩水纳凉点设计5大夏季主题线路;庐山推出“守护长江”生态研学、“来庐山睡好觉”康养产品;庐山西海打造“清凉一夏 逐浪西海”“渔旅西海”等特色线路,并创新开发“西海爱心岛”文创系列。
文体旅融合不是简单叠加,是以产业链的思维打通消费闭环。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将聚焦节庆热点,办好促销活动,深耕重点领域,激发消费潜能;创新消费场景,拓展消费空间;优化消费供给,提升消费品质,深化与文旅部门协作,推出“一票通”“联票优惠”等政策,鼓励引导景区、酒店、旅行社推出针对性的联动优惠套餐。利用下半年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等大型活动契机,拉动关联消费;支持体育赛事、演唱会等大型活动,发展赛事经济。
记者手记
暑期的闸门一开点石策略,消费的洪流奔涌而至。九江坐拥山水与人文的双重馈赠,正深挖潜能、创新求变,将清凉的“冷资源”、厚重的“文资源”、跃动的“体资源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城市吸引力和经济增长点,在活动引爆、产品提质、服务创优、品牌擦亮等方面集中发力、精耕细作,让短暂的暑期“热浪”激发出推动城市前行的持久“加速度”。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