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波15人被西湖大学录取 高二生成主力军。7月20日,宁波已有15名高中生被西湖大学录取,他们分别来自镇海中学、效实中学、海曙中学、宁波中学、鄞州中学、余姚中学、北仑中学、慈溪中学等学校。在15名学生中,11人被创新班录取,其中8人为高二学生。2023年国元配资,西湖大学录取的高二学生首次超过高三学生,2024年录取的高二学生人数更多,高二学生逐步成为该校新生主体。
自2022年开始本科招生以来,西湖大学录取平均分逐年上涨。今年,除了创新班以外,西湖大学在浙江省内首次进入“高水平三位一体”招生序列。
国元配资
高二学生占比高、有一批学科特长生,是今年被西湖大学录取考生的两大特征。王宇涵同学来自宁波效实中学东部校区,他兼具这两个特征。虽然才高二,但他在高考中考出了675的高分,这个成绩在高三学生中也非常出色。高一时,他还获得过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省一等奖,展示了较强的信息学科特长。
王宇涵说,自己从初中开始对信息学感兴趣国元配资,平时学习和备赛都投入了不少时间。他选择西湖大学的原因包括先通识教育再确定专业的培养方式、直博及出国交流的机会、强大的师资等。报考西湖大学需要经历提交材料、初试、高考、复试四个过程。王宇涵表示整个过程考察得非常全面,尤其是复试阶段,即学即测的方式考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。目前,他对人工智能方向很感兴趣,但他认为还有探索的机会。
王宇涵感谢父母的开明。作为高校教师,他的父亲一直秉持启发、引导、尊重孩子意愿的原则,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,为儿子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做参谋,但最终会把选择权交给他自己。
余姚中学高二学生武子宸也收到了西湖大学的通知书。他认为提前进入高校求学可以多出一年的时间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事。之前借着复试的机会,他第一次参观了西湖大学,浓厚的科研氛围和众多知名的导师让他心生向往。从小他就喜欢钻研数学和信息学相关的知识,不喜欢机械重复性的事情,更愿意接受各种挑战和尝试。小学时加入学校编程校队,升入初中后每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普及组的比赛,并连续三年拿下浙江赛区一等奖。到了高中,他每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,连续两年获得浙江赛区一等奖。尽管最后与省队失之交臂,但他从未气馁,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学习。
最近,武子宸试着写一些科普类的文章,主要是针对数学中的组合问题及解决方法,给出自己的见解。他表示希望能用更通俗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数学逻辑的魅力。
余姚市姚中书院高二学生毛一航的故事同样非凡。今年7月,他也顺利敲开了西湖大学的大门。出生于教师家庭,毛一航从小就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。两三岁时,马路边的店招、绘本里的文字都能勾起他的好奇心。进入小学后,他的阅读清单早已伸向更广阔的领域。初三时,他主动找来高中数学教材研读,中考结束便自学大学《高等数学》。父母一直是“散养”,尊重他的每一份热爱。然而,看似自由生长的背后,是毛一航骨子里的韧劲。一旦认定目标,便会执着坚持。高二时,偶然的机会得知西湖大学招生信息,一家人抱着“试一试”的心态踏上征程。从初试到复试,在一轮轮淘汰中稳步前行。最终,他用实力证明了兴趣为帆,坚持作桨,成长的航线自会通向远方。
北仑中学高三毕业生黄凌寒也是西湖大学录取的学生之一。他选择西湖大学的原因包括向往学校的培养模式、“一人一导”、专业自主选择;心怀对科研的向往;渴望全英文的学校环境以及海外交流机会。考完西湖大学的复试时,他并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国元配资,原以为已经无缘西湖大学。得知被录取后,他感到激动无比。他表示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要适应英语环境,进行紧张的大学学习等。他不聪明,但希望未来可以在科研路上一步一步地走下去,尽力走得更远一些。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